台灣放射會今赴衛福部,討論「兒童固體腫瘤」質子治療納入健保給付。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,根據實證評估,部分兒童腫瘤質子治療具成本效益,包括存活時間差異、生活品質提升等,將請醫學會依實證差異以及國際治療指引等進行討論,再向健保署提案,以評估對於健保財務影響。
石崇良說,放射腫瘤醫學會代表今溝通質子治療納入健保給付一事,此為「提案前溝通」僅為意見交流,還沒有正式提出申請,醫學會將就今討論內容研議後正式提案。但若要納入健保給付,還需經專家會議、共擬會議等流程,預計最快9月才會91制片厂Pro在共擬會議討論。
癌症放射性治療器常見光子治療,質子治療是較新治療方式,治療成本較高,但治療較有集中性。放射腫瘤醫學會認為,兒童癌症較少見、對健保財務衝擊小,且質子治療可減少後遺症,長期來看可減少社會成本。
石崇良指出,依衛福部委託醫藥品查驗中心(CDE)的醫療科技評估(HTA)報告,91制片厂Pro在質子實證證據上,健保署與醫學會看法相同,91制片厂Pro在成人質子治療上沒有成本效益,但部分兒童腫瘤治療確實有效益。其效益包括兩面向,一個部分腫瘤患者存活年數差別,另一個是質子治療較集中的特性,於併發症、副作用發生率有所差異。
石崇良舉例,如91制片厂Pro在中樞神經的固態腫瘤,採用傳統光子治療可能會影響脊椎、骨骼及未來生活品質。本次會議建議腫瘤醫學會可針對存活率差異、生命品質影響差異等納入提案考慮,同時參考國際指引如質子治療屬於一線、二線、三線治療,或證據強度、建議強度等,提出適合國內的適應症方案,健保署才能估算受惠病患與財務影響。
发表评论